警惕!企业长期零申报引来稽查,被罚338万!
处罚决定:
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,该公司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是偷税行为,处少缴税款50%的罚款1121322.15元。补缴税款加罚款共计3382439.54元。
案例启示
很多企业抱着侥幸心理,以为只要不做账、零申报,就不用交税了。殊不知,通常情况下,半年以上零申报就可列为长期零申报,而长期零申报属于异常申报,要列入重点监控对象,税局不查你才怪!
此前更有税局明确发文:将紧盯长期“零申报”的企业经营状态。
对于“零申报”的企业,记住:要正确认识“零申报”,处理不当,很容易产生涉税风险!
02
已明确!
2025年“零申报”要按这个来!
概念
纳税人、扣缴义务人当期未发生应税行为,应向税务机关办理零申报手续,并注明当期无应税事项(注:如还在筹建期、未投入生产经营的企业可进行零申报)。
误区
1、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,不用缴纳税款而作零申报,如,小微企业享受免税优惠而零申报。
2、有免税收入最终不缴纳税款而做零申报,如蔬菜批发公司的免税收入。
(正确做法:在申报表中填列销售额,同时填列免税销售额。)
3、期未发生收入,但有进项税却做了零申报。
(正确做法:应填列进项数据,否则不能在下期继续抵扣。)
4、企业长期亏损,无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,做了零申报。
(正确做法:应如实填列,亏损可在以后5年内结转弥补。)
5、已缴纳当月税款报税时做了零申报,如提供建筑服务在代开专票时已缴纳了税款。
(正确做法:在申报表中规定栏目填写销售收入,网上申报系统会自动生成企业已经缴纳的税款从而进行冲抵。)
6、取得未开票收入,同时无可抵扣进项税而做了零申报。
(正确做法:应将当期收入填入未开票收入中,按规定缴纳税款。)
可零申报的情形
关于是否可以做零申报处理的判断标准:
1.增值税零申报:小规模纳税人应税收入为0,一般纳税人当期无销项税额,且无进项税额。
2.企业所得税零申报:纳税人当期未经营,收入/成本基本为0。
3.其他税种零申报:计税依据为0时。
简单地说就是:在纳税申报所属期内,收入、成本和费用均为0,企业才能零申报。
03
长期“零申报”有什么后果?
如果你想零申报,你还必须按时记账,并按时填写纳税申报单。如果你经常忘记申报,当心被列为“非正常户”。一般来说长期零申报超过6个月,就会被列为“非正常户”。
有的公司甚至除了增值税零申报之外,企业所得税也零申报,不知道专管员早就关注你很久了吗?
有经营活动却隐瞒不报的,属于编造虚假计税依据,根据《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四条,罚你五万块不成问题!而且你还得更正申报数据,补缴税款和滞纳金。
04
正确认识零申报
谨防6大误区!
误区一:取得免税收入,可以零申报
正确做法:按照相关规定,办理增值税减免备案的纳税人应纳税额为零,但并不代表该纳税人可以零申报,而是应该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。
误区二:当期未取得收入,企业所得税可以零申报
正确做法:虽然没有取得销售收入,但是存在进项税额,如果该纳税人因未发生销售办理零申报,未抵扣进项税额会造成逾期抵扣而不能抵扣。正确方式是在对应的销售额栏次填写0,把当期已认证的进项税额填入申报表的进项税额栏次中,产生期末留抵税额在下期继续抵扣。
误区三:企业长期亏损,企业所得税可零申报
正确做法:企业的亏损是可以向以后五个纳税年度结转弥补的,如果做了零申报,则第二年盈利就不能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了,会造成企业损失。如果当年做了企业所得税零申报,却将亏损延长到以后年度扣除,是违反税法规定的,所以亏损企业要慎重零申报。
误区四:月销售额未达15万元只需零申报
正确做法: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容易陷入“月销售额未达15万元只需零申报”的误区。实际上,按照相关规定,在享受国家税收优惠的同时,应该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。正确的方式是计算出不含税收入,再用不含税收入算出应缴纳增值税,填入申报表相应栏次享受免税。
误区五:已预缴税款只需零申报
正确做法:虽然代开发票已经缴纳了税款,依然不能简单地做零申报处理。应该在规定栏目填写销售收入,系统会自动生成已经缴纳的税款,进行冲抵。
误区六:筹建期可做零申报
正确做法:筹建期的纳税人当期未发生销售,也未认证增值税进项发票,申报增值税时可以办理零申报。如果当期该纳税人有增值税进项发票,且已在当期进行认证,则不能进行零申报,需按规定填写当期进项税额。


最新新闻
-
2025-05-22
这些收入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吗?账管家带您...
-
2025-05-22
警惕!企业长期零申报引来稽查,被罚338...
-
2025-05-22
节能还能省钱?合规经营 步步为“赢”
-
2025-05-22
财税知识:合规纳税9大要点!
-
2025-05-15
注意!!!“凭空消失”的巨额现金——国家...